大河网讯 (记者 莫韶华)5月15日上午,“我为中原出彩做贡献”采访团走进河南农业大学范国强的实验室里,带你看看这位蜗居“陋室”的学者是如何几十年如一日致力于泡桐研究的。
许多人眼中,林学专业是枯燥无味的,范国强却乐在其中,准备花费一生的时间去学习、探索。据介绍,现在全国新栽种的泡桐,80%都是他培育的新品种。
用林学院党委书记郑东方的话说,范国强抛弃了很高的待遇,直到现在依然有很多高校想挖走他。范国强工作的主要场所一个是实验室,一个就是田间地头,很多个晚上办公室都是灯火通明的。 郑东方对范国强的评价,除了科学攻坚之外,还在于立德树人。
“他要求学生做到的,首先自己会做到,学术合一。”
“坚持、传承、创新”,这是林学院院长杨喜田用6个字对范国强的评价。
刘飞是范国强的“资深学生”,从本科一直到博士都跟着他学习。在刘飞眼里,范老师办公室最多的就是资料和方便面,还有他的衣帽,他经常在办公室加班、吃住,甚至将沙发两边的扶手都磨破了皮。
范国强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,村前村后都是庄稼、野花和一排排高大耸立的泡桐,打小他就爱看这些植物,他迷恋大自然的神奇,渴望知晓这些植物开花结果的奥秘。1980年,他毫不犹豫地报考了原河南农学院林学系,一个16岁的小伙子,带着对植物世界的强烈好奇心开启了精彩的大学生涯。
“通过这门课,我可以让你们知道为什么向日葵会跟着太阳转。”范国强说,本科时的一位任课老师在课堂上的这句话影响了他大半生,正是因为这句话,他更加坚定意志,要积极探索植物的秘密。
范国强在本科四年,卯足了干劲儿,踏踏实实看书、做实验,下了一番功夫之后,以优异的成绩毕业后,去了东北林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。
1986年,他仅用2年半的时间完成学业,由于赶上分配工作的机会,以他当时的情况和水准很容易就能得到一个相当不错的工作,但范国强又给了一个否定的答案,回到郑州,决心为泡桐研究奉献一生。
工作后,他又连续读了博士、博士后,从宽泛的林学专业到植物生理、分子生物学,再到蛋白质、DNA等微观世界,范国强的研究领域越来越深入,却从未忘记回报桑梓、研究泡桐的初衷,从中山大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的他,婉拒了多家条件更优越的科研单位和高薪聘请的高校,最终回到母校河南农大。
泡桐是北方主要的造林树和行道树,河南有两亿多株泡桐,是我国种植泡桐最多的省份之一,泡桐宽大的树冠可以提供凉爽的树荫,耐火、防潮,不翘不裂的材质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行业,特别是受到日本、东南亚等进口国的欢迎。泡桐能带来丰厚的经济收益,但在其生长的过程中,却有一种特别麻烦的常见病——丛枝病。这种病会引起幼树死亡、大树生长缓慢,被称为“泡桐的癌症”。有关专家学者们尝试过用机械除病枝、喷洒农药等多种办法,但操作性不强,防治效果不佳。
1993年,范国强一到农大就开始对泡桐丛枝病问题进行探索研究。 20多年的时间,范国强大部分时间都献给了工作。每天5点多起床,不到7点就到单位,几乎一整天都待在办公室或实验室。这样的“与世隔绝”,工作与生活似乎没有分割线了。
1994年,范国强主持了河南省优秀青年基金项目“泡桐丛枝病病原检测及应用技术研究”,第二年又主持了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“泡桐丛枝病治病基因研究”,取得了预期成果。在此基础上,于1999年争取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“泡桐丛枝病发生分子机理研究”,基本弄清了丛枝病发生的分子机理。紧接着他又一次主持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“泡桐丛枝病发生特异相关蛋白质的亚细胞定位及功能研究”。
范国强综合运用病理、分子生物学等多学科理论技术,经过长达十几年的潜心研究,阐明了泡桐丛枝病发生与DNA甲基化变化的密切关系;发现了丛枝病植原体引起泡桐细胞DNA甲基剂类物质含量减少是丛枝病发生的主要原因;发明了丛枝病防治药物,找到了防治最佳时期,创建了一套泡桐丛枝病防治技术体系。成果应用后,经济、生态和社会效益显著。此外,范国强还在泡桐丰产栽培与良种选育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,他主持的“四倍体泡桐种质创制与新品种培育”研究成果2015年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。
为此,范国强研究团队的泡桐研究项目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河南省杰出青年基金、河南省杰出人才基金等项目资助。他本人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,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、 二等奖7项;在国内外重要的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20余篇。2012年当选为河南省“中原学者”、2016年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、河南省师德标兵荣誉称号。